【#編輯OOXX】
一位同事焦慮地問:「怎麼催促作者寫新書稿子啊?」
一時之間,答案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,動聽地灑落在出版社裡啊(並沒有呢),因為這就是一個大哉問,更是一個只要身為編輯,就會無窮無盡遇上的亙古的大魔王難題。
但我們還是竭盡所能提出我們曾用過的一些方法,同事或許可以試試啊。
/
答案1:「與作者約見面聊聊呢?看看寫新書稿子是卡在哪裡,編輯能否幫上一些什麼忙。不過現在仍有疫情,若見面不方便,那麼電話或用messenger談談呢?」
答案2:「若介紹作者去翻翻有類似主題的書,或看看相關的電影,有沒有可能觸發作者一些書寫上的靈感呢?」
答案3:「若作者已經寫了新書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了,安慰鼓舞作者之前的書寫真是辛苦了,但就像馬拉松的長跑般,終點已在眼前,只要再加點油,往前衝刺啊。」
……
/
但在回答同事時,我也忍不住思索,也許我心裡的「最終極無敵答案」是:編輯對於作者及作者的書稿,或許就像放風箏般,編輯只能輕輕握住手中的那條風箏線,但一絲一毫都無法緊捏,彷彿風箏線也擁有著自己的呼息。
而若湛藍的天空突然颳起風,風箏被吹得直直墜,那麼編輯就要不容分說、毫不遲疑,順著風勢跑起來,但仍穩穩將風箏線揣在手心裡,再一陣一陣地將手心裡編輯的溫度與暖意,傳達予風箏,而那就會是當風箏再次遇到驟雨、遇到暴風、遇到任何橫逆時的抵禦力量來源。
而有朝一日,充滿力氣的風箏會帶回來給編輯,一份風箏去看遍世界各地後的美麗禮物,一份凝結後的新書稿子。
(Muse Chang)